市法学会组织部分“百名法学青年英才”赴延安培训,学员表示
—— “延安精神”指引我们前行

  •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07日
  • 【字体:
  • 当前阅读量:

  “传承‘延安精神’,全身心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建设。”日前,北京市法学会按照“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培养方案的安排,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分两批组织部分“百名法学青年英才”赴延安、梁家河开展了党性教育培训。

  本次党性教育培训旨在加强首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引领,使青年才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向党看齐,行动上听党指挥,在“延安精神”指引下奋勇前行,为北京全面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做出积极贡献。

探访革命圣地 身心受到洗礼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时刻赴延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在王家坪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了现场教学《毛泽东与毛岸英特殊的父子情》。大家深深感受到,一个伟人,也是一个父亲,在儿子毛岸英的问题上如何顾全大局,如何义无反顾。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一个个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梁家河,学员们又亲身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知青生活。看到了他当年带领村民打的抗旱井,建的沼气池,办的铁业社、缝纫社、磨坊等。“要为人民做实事!”这是总书记为我们留下的谆谆寄语,激励着无数党员干部兢兢业业地、前赴后继地为人民谋幸福。

  在枣园革命旧址,通过老师的讲授,参训学员深深感受到革命时期生活的艰苦。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党员领导和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朝夕相处。通过学习,大家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责任担当意识,时刻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组织严谨有序 精心安排培训

  据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体现培训活动的严肃性,在本次活动的报名环节,市法学会充分发扬民主,首先了解青年人才的参加意向,根据人才意向给人才所属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发函,并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培训实际组织50名青年英才分两批参加培训。

  本次所选择的培训单位是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王家坪分院。该学院是中共延安市委依托党校成立的面向全国党员干部开展延安精神、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训机构,也是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开展对外培训的红色教育基地。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出发前一周召开了行前教育会,会上明确活动目的和要求,强调纪律要求,特别强调团队精神,提升培训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组织纪律性。在每个现场教学结束后,都会随机抽取一名参训学员就参观内容和老师的讲解发表感想,充分展示了首都法学青年英才的良好风貌和学术水平,受到现场教学老师的高度评价。

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精神”入心

      市法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培训所到之处,无不体现着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埋头苦干、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延安精神,在培训活动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对广大青年英才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延安期间,参训人员通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重温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史,深刻认识到“延安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整个中华民族孕育并表现出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刻的思想智慧、高尚的精神风貌、顽强的意志品质。“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精神,是知行合一的实事求是精神。一位学员代表表示,作为首都法学法律工作者,要在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大背景下,认清自身责任,将延安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将传承延安精神与开展法治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要将学习的成果带回去,带动身边更多的青年英才积极参与到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中来。

  来源:北京晚报